□ 讀書會分享 - OED的故事


 
 
談到LED (Light Emitting Diode),或許大家都可以聯想到是最熱門的發光體。但是,面對什麼是OED,可能多數人的會一片默然吧!
 
週五的讀書會,介紹的正是一本令人「默然」以對的書籍,OED的故事。
 
OED,全名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,中文是牛津英語大辭典,可能大家在求學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聽過,也用過,但絕對鮮少人會有興趣想要了解這本跨時代辭典的來源,以及編撰時所發生的故事吧?!
 
坦白說,我和大家一樣,對於這類的書籍真的是"一點興趣也沒有"。"既然如此,那又何必浪費時間來寫這篇網誌",這應該是大家共同的疑問吧?!
 
"因為是讀書會,所以對每一個主講人所選擇的內容都會抱以虛心學習";"再者,這個世界上沒有無聊的主題,只有缺乏好奇心和聯想力的聽眾"
 
就是抱持這樣的想法,所以我才能有機會從平時不會碰觸的主題中,找到不一樣的觀點和更多的收穫 ...
 
 
回歸主題,這本人類史上最浩大的編撰工程,從A到Z共收錄了414,825條目,歷經五任編輯,從1857年開始至1928年結束,花費了共71年的時間才完成。有人說這部辭典見證了大英帝國的盛衰,因為自己無法考證所以持保留的態度。但試想,將一個帝國底下龐大的種族語言文化習慣,從A井然有序地排到Z。要說OED是文化霸權的紀念碑,那一點也不為過。
 
 
本書的重頭戲,就是第三任主編莫雷的編輯過程。
 
某種程度上來說,莫雷所肩負的不單單是一份工作,也是一份捨我其誰的使命。書中將莫雷如何帶領「繕寫房」投入的過程,以及隨著從A到T部份的次第完成。幕後的點點滴滴,有險惡,有勾心鬥角,有執著,也有編輯與出版社的鬥智,還有最終被英國知識權力體系接受的結果,巨細靡遺的呈現給讀者。
 
有趣的是,整部辭典在編輯的過程中,借助了許多人的力量。有書呆子,也有奇人異士。例如浪漫詩人柯立芝的孫子,首任主編,英年早逝。《魔戒》作者托爾金擔任過助理編輯。還有,在精神病院裡面的瘋狂教授,以為讀書就是治療疾病,為主編莫雷工作長達二十一年之久。而這位教授同時也是作者溫契斯特(Simon Winchester)在《瘋子‧教授‧大字典》寫過的美國瘋狂兇手。
 
 
讀書會分享至此,我不禁感嘆,原來平常看似稀鬆平常的查字典動作的背後,字裡行間竟然都是一個個活生生、又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!
 
同時,也讓我聯想起,當下維基百科(Wiki)正在做的事情,會不會後人看待我們使用維基、編寫維基就像我們看待前人編撰辭典過程,在數十年,數百年後再回首時也會發出「哇」一聲的感嘆呢?
 
再者,如果讓莫雷來到二十一世紀,我想他應該會驚訝的說不出話來。一方面,他應該會讚嘆網路的力量,是如何串起全世界的人協助編輯,另一方面,對於如何考證龐大又日新月異的辭典條目,而大傷腦筋吧?!
 
對了,下次有機會到圖書館,別忘了去翻閱一下傳說中的OED喔。我相信,經由這樣的分享,一定會讓你有不一樣的體驗的!
 
 
 
 
後  記
 
有時候,閱讀有趣的地方並不單單在於書的本身或其內容。這本書帶給我的幫助,除了瞭解編撰過程中的種種事蹟,同時也讓我有機會回顧大英帝國的興衰史,以及思考全球使用者在編輯維基百科時背後所代表的意義。更重要的是,對於表面上讓人感到「默然」的書籍,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,並增添幾許的感嘆和敬意
 
順便一提,為了親身體驗,我正式加入維基百科編輯者的行列囉。創建新條目那種從無到有的過程,真的讓人有不一樣的感動呢!
 
心動了嗎? 趕快跟我ㄧ起來做歷史的見證人吧!說不定哪天後人在回顧人類史上另一件「浩大工程」時,也會出現你我的名字也說不定呢!!
 
 
 
相關聯結
 
1. 博客來書介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12715
2. 維基 - 大英帝國介紹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A4%A7%E8%8B%B1%E5%B8%9D%E5%9B%BD
3. 網路推文:http://blog.yam.com/formosans/article/6565503
 
 

Comments

Anonymous said…
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.

Popu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