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五讀書會:醜的歷史
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16810
"美的相反是不美,不是醜!"
週五讀書會由同事分享這本"美的歷史"的姐妹作
450頁的精裝書,搜羅了從希臘時代至今的"歷史"
可能是畫,文字,評論或是其他被記錄的東西
很難想像,以前人對於美醜的認定是那麼樣的狹隘
可能因為宗教,種族以及地域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
(例如希臘時期,只要是不平衡的人事物就是醜)
或許,文藝復興時期是個很關鍵的轉戾點!
在此之前,醜,就等於是原罪,是邪惡的
在這之後,人們開始去思考美和醜的定義
也漸漸地學習接受所謂的"不完美"
浪漫主義則開啟了,"醜"是能夠努力去彌補的!!
過程中,同事不時地抱怨人們對於美醜的無知
但是,這本書所強調的並不是立場,而是"事實"
它已經發生,而我們則無力去改變
幸好,美醜的定義是會隨著"時間"而改變
現在的人懂得去判斷內在的美,和心靈的醜
比起從前的人們,對於人性和外表衝突
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
這點,倒是美醜歷史中
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!
【延伸閱讀】
作者:安伯托.艾可(Umberto Eco)
生於1932年,義大利人。他是享譽國際的知名作家,也是記號語言學權威、知名的哲學家、歷史學家、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。現居米蘭,執教於波隆納大學。著名的四部著作為《玫瑰的名字》(Il nome della rosa)、《傅科擺》(Il pendolo di Foucault)、《昨日之島》(L’isola del giorno prima)、《波多里諾》(Baudolino)、《美的歷史》(Storia della bellezza)等。
『美的歷史』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31984
『醜的歷史』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16810
Comments